看着近乎无色的辉芒在掌心流转,陆疾的嘴角终于止不住地扬起。经由数日的观察与尝试,他初步解析并调配出平衡那些字符周遭元素波动的能量组成——其实,那就是各类元素复合融合构成的特殊空间之力。
它的核心就在于两个字——补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周遭空间之力的自然组成为原始模型,通过削减或增添原始模型内某一元素之力的强度,使得被其包裹的书册所释放出的元素之力进入该模型后,能被转化形成与周遭空间统一的正常空间之力,并向外释放。
原理很简单,可操作起来就很复杂了,因为不同区域的空间之力组成未必相同,需要不定期的调整。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元素之力操控原理,陆疾在思考再三后,便着重观察了几种记录了空间相关联元素运行法的书卷。
不多时。
在发觉,并确定这几种空间类的元素运行法确实能强化自己对空间之力的感知后,陆疾便不再犹豫,将它们作为功法的构成原点,开始在藏经阁的帮助下使之覆盖自己的主经脉,并构建功法雏形。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伴随着的是开拓经脉的酸痛,以及精神上的重复折磨。
但是,当陆疾将体内的元素回路改造完成,本就具备冰元素亲和的陆疾忽然就感受到,自己似乎能令周身空间有微凝的迹象。
嗯?传闻中那个空间禁锢果然是与冰元素这个禁锢能量有关吗?这种变化令陆疾略感亢奋。不得不说,当理论在自己手中走向现实,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一个学习中的孩子感到欣喜了。
“下一步是…”
陆疾知道,此刻自己体内所谓的元素回路都还只是单独运转的散件,倘若要使它成为功法,起码要能做到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顺畅且自行运转。
这一特质不仅代表着功法回路的合理性,也算是一种功法对修行者最基本的自我修复体系,是万一遭受重伤失去意识后的保命所需。
“共鸣对象:空间之力,元素共鸣主体:冰元素,技术方向…”陆疾掐着指头掰扯自己认为一套功法所必要的部件,“对,应该是寻找技术方向和主战手段了…”
“通过天目与冰元素间的共鸣,进而令空间之力微微凝固,并使其表现出类似实体物质的形态特征以方便控制…”
意识漫步在无数字节图录之间,逐个体验对应的元素运行法后,陆疾的眼睛越来越亮,不出半日,伴随着口中的喃喃,功法的技术方向已然定下。
现在,陆疾所缺少的只剩下…
主战手段。
停下脚步,漫天册影之下,陆疾安静的站在一座青石广场前,眼前是由藏经阁之灵凝筑,并投射在天目中的无数兵刃虚影。
刀、枪、剑、戟、戈、刺、械…
常规的,奇门的,简单的,机括的,陆疾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式兵武被一一陈列在陆疾地源中那些残垣断壁上,各自泛着摄人的寒芒。
漫步于废墟,陆疾注意到从入口到废墟中心,越靠内的兵武构造越是复杂,常规火力也愈加骇人,发展到最后,构成最复杂的无疑就是——械类。
可问题是,在元素之力的加持后,这些武器的威力却又没有本质差距,除了成品械类武器能以消耗的方式强化较弱修行者的火力外,其余全看个人实力。
这就让人很难选了。
作为机括类的武器,械类武器能按照其机括运行模式依次放大修行者输出的元素之力,并增强共振的强度,最终达到高破坏力的目的。
但是,也正因为它需要逐步放大共振强度,这类武器从常规到特制的灵器都需要类似‘上膛’的动作。若抛弃该动作直接激发,先不说消耗元素之力巨大,其攻击方向等重点问题上都会出现操控者意想不到的偏差。
因此,一旦修行械类武器,你所需要修行的往往不是单纯的‘炮’,而是‘械’本身。也就是基于元素基本论构筑的“元素括械驱动法”,其中包括了一般性的传动原理,元素属性的驱动原理,泛空间属性的远程共鸣原理等等等等。
这些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缩短操控者与‘械’之间的‘延迟’。不然,别人贴你脸了你还在上膛,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稍微看了眼‘械’类武器复杂的学习内容,陆疾顿时感觉头皮发麻。虽然他对这东西恐怖的威力很有兴趣,但还是立刻放弃了。
太麻烦。
而且,据陆疾所知,整个阳元系最擅长‘械’的,应该是同为地元星三大行政区掌控者之一的“墨宫”。这家所掌握的“墨械”体系,以及“炼器术”体系,都是冠绝一方的存在。甚至,阳元系附近数十个星系的修行者宗门都有派人来此,专门请他们炼制一些被称为神兵的高端灵器。
因此,整个阳元系中,没谁会在墨宫以外的宗门里特意去学“械派”的修行法则,也就星阁里会有人将它当成辅修科目吧。
看完全部兵武的介绍,陆疾最终还是回到了“剑”的面前。当然,他也想过要选“枪”,毕竟凌玥珏师姐手中的长枪是那样的霸道,可出于习惯等原因,陆疾还是抓住了那熟悉的剑柄。
下一瞬,藏经阁之灵那漠无感情的话语在陆疾脑海中响起。
“定向完成,开始组构。”
闻言,陆疾心下一惊,但旋即沉下心性,静静观察起地源中的变化。
只见,原本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符文依次消退,陆疾选择的方向下却有无数全新的符文涌入,那一刻,陆疾知道,自己功法的组构才正式开始。
……
兮鸾峰。
今天的山风似乎有些大,足以令衣袖在空中猎猎作响,不过,这并不妨碍山亭中的两位老人悠然闲谈。
“快一个月了,以那两个小家伙初入地境的实力,估计也就这一两天了,”白启看着不远处的天空,似乎在感应着什么。
“一两天?我看是前后脚吧,”顾泽笑着摇了摇头。
“也是,那两小家伙的基础都非常扎实,似乎都是水满自溢后自然突破踏入的地境,”白启点了点头,同意顾泽的看法,并感叹道,“没一有感觉就直接突破,很少见啊。”
“哈哈…都是好孩子啊,”顾泽听出了白启话语中试探的意思,也不回复,只是跟着笑了两声,没一会儿,他话音一转,“哦?有动静了。”
“嗯?”白启稍稍一愣,立即顺着顾泽的目光望去。
素色的天空中,距离地面百米左右的位置忽然泛起阵阵涟漪,没有多余的元素波动,两道人影便先后从波纹的中心掉了下来。
无疑,正是陆疾和林羽璇两人。
一月过去,于半空中下落的陆疾和林羽璇显然消瘦了一圈,毕竟地境可没办法靠吸纳元素之力就做到体内外能量的收支平衡,能维持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
毫无预兆!下落中的陆疾不由得低声暗骂。
一个月下来,他也算是和藏经阁之灵有几次接触,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真算得上是搞事的能手,它不坑你,可总要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让你吃点苦头,虽说那些坑也算让陆疾有些收获,并以此调整了功法走向,但一想到是被设计了,还是让人很不爽!
回到星阁前,陆疾已然在藏经阁内的空间中下落了数分钟之久,也不知怎么搞的,居然有加速度,此刻看见兮鸾峰的地面,陆疾哪儿敢就这么着陆,连忙引动冰元素以迟滞周遭空间之力作为缓冲。这个动作的效果还算不错,至少当陆疾着陆时,他只是踩碎了几块地砖。
呼…
几乎是同时,一阵风声响起,陆疾转头望去,只见林羽璇正如轻叶般飘然落下,周身缠绕的风元素甚至还引发了些许天青色的余波。
“哟?空间?你小子居然捞到了这种功法?”白启显然没想到陆疾能从藏经阁里弄到这种好东西,能在星辰境以前就初步接触空间类的元素共鸣法的修行者可谓少之又少,对后续晋入星辰以后也有些许的帮助。
当然,修行空间类的功法倒不是真的能带给修行者多少优势,主要星辰以下通常想不到这茬,不好防备。实际上,若是遇上同为大宗门派的弟子,你的对手多少都有法子防着这一手,只要躲过最初的那一击,他们多半能反应过来,并加以破解。
哦,至少星阁出去的弟子是这样。
“是的,白长老,”陆疾连忙抱拳答道。
“林羽璇是龙风诀?”白启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林羽璇。
“不算,”林羽璇没来得及答复,顾泽倒是先打了个岔,“除去她最早修炼的那两条主经脉是龙风决残卷带来的,其它六条主经脉以及作为分支的‘络’都与我所知道的龙风决不同,即便效果和龙风决类似,但名称后也得加个‘改’字了。”
听见顾泽的回复,别说一开始打算回答‘不知道’的林羽璇了,就连白启也诧异地反问道:“你现在能一眼看穿别人功法了?”
“嗯,星辰以下,”顾泽耸了耸肩,愉快的接受了白启那带着几分羡慕和无语的白眼,“哈哈…
“好了,先说一下,你们选了什么器作为主战手段吧,”顾泽见白启有被恶心到,心情随即又好了几分,于是接着便着手询问陆疾两人功法的具体情况,毕竟,回路归回路,功法的具体内容就不是光靠感知能判断的了。
功法这东西在战时得靠试探,修行时,若导师要想了解,也只能靠学生自己讲,以及讲多少、能说明白多少。要知道,很多时候,就连修炼功法的人自己,也没办法完全摸清自己的功法究竟有什么效果,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部分,只能靠实践去慢慢了解了。
“剑。”
“弓。”
陆疾两人几乎同时答复。而答复的瞬间,陆疾注意到,顾泽顿时眉毛一跳,往自己身上看了过来。
随后,陆疾就听见顾长老饶有兴致,却又略带玩味地问道:“哦?剑诀?”
那一瞬,陆疾顿感寒毛矗立,浑身不自在。
……